彭德怀元帅在三线的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4-02-04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王春才

彭德怀元帅出身贫寒,从小讨过饭,当过煤矿工,知道老百姓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一生严于律己、勤俭奉公,始终把老百姓的喜忧挂在心头。

1965年11月30日,彭德怀由北京乘火车去成都,出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在热火朝天的三线建设现场,留下了他许多勤俭节约、心系百姓的故事。

饭粒不要掉在地上

1965年初冬的一天,中共中央西南局管理局膳食科老科长吴玉祥找食堂炊事员刘云谈话。吴玉祥说: “小刘,中央一位首长要来西南三线建委工作,你红案、白案都行,经研究,选派你给首长烧饭。是哪位首长,我也不清楚,听说还是个元帅呢。你把手头的工作尽快移交,首长不久就要来了,抓紧准备。”刘云感到组织上把这个重任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他暗自下决心要为首长烧好饭。当时没有电冰箱,也没有液化气和天然气。他请泥水工砌了一个灶,买了一吨煤,买了适量米、面、油、盐、酱、醋,一切皆准备就绪。

1965年11月30日下午,管理局何光副局长把刘云及服务员辛大兴叫来介绍给彭德怀,辛大兴说:“首长,我是刚从部队转业下来的。”彭德怀高兴地说:“很好,我们都是当兵的。”刘云一眼认出了这位身材魁梧的首长就是彭德怀元帅。他自我介绍说:“我是四川泸县人,34岁。”

“好,好。家里几口人?爱人在哪里工作?”

“爱人名叫曾万莲,没有工作,家中有四个小孩。”彭德怀点燃烟,抽了一口,又问刘云:“哪年参加工作?多少工资?家中还有老人吗?”

“13岁在泸州北方餐馆学徒,1952年参加工作,月工资52元,五级厨师。老家还有哥哥,姐姐……”彭德怀笑着说:“唷!你还是个老厨师呢!我一个人吃饭,动用了你这个大师傅,过意不去,过意不去。”

彭德怀告诉刘云,他没有子女,老伴、侄儿、侄女工作学习都很忙,他们在北京,不来成都了。做饭前,刘云主动征求彭德怀的意见,请他点菜,彭德怀表示听他安排,做什么吃什么,力求简单,午饭一个菜一个汤就行了,可是,刘云每天早晨都给彭德怀煮豆浆,蒸馒头;中午、晚上则两菜一汤,并经常擀面条、包饺子。

一天早上,彭德怀到饭厅用餐,桌上摆了一碗银耳汤,他坐下来喝了一口,撂下筷子,请刘云到他桌前坐下,和气地说:“小刘,你给我做的饭已经很好了。全国人民,尤其是五亿农民的生活还不富,不知哪一年农民才能过上我这种生活,毛主席领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号召艰苦奋斗,我吃得太好,不忍心啊!”刘云说:“首长,你年纪大,过去吃了很多苦,没有营养补充怎么行呢?公家没有补贴。每月一切开支才40多元。”彭德怀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饭后,彭德怀到厨房对刘云说: “小刘,银耳汤有营养,下次多做点,你爱人体弱多病,有什么好吃的都到娃娃嘴里去,下次把她和孩子叫来吃点银耳汤。”刘云婉言谢绝,彭德怀说:“就这样定了,不然我就不再吃银耳汤了。”以后,刘云领他爱人、孩子和彭德怀在一起吃过好几次银耳汤。

一次过节,彭德怀把刘云、景参谋、綦秘书、赵司机四家人请来聚餐。彭德怀见到孩子们非常高兴,叫孩子们多吃菜,不断给孩子们碗中夹鱼、夹肉、夹鸡蛋,并叮嘱孩子: “慢慢吃,饭粒不要掉在地上,农民伯伯种粮食好辛苦的。”孩子们规规矩矩将饭菜都吃光了。彭德怀点燃烟,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

补缴饭钱

到过西昌的人,大概都知道有个螺髻山,海拔3000米的高度和崎岖陡峭的山路,令人望而生畏。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却出人意料地建起了一个农牧场。农牧场的主办单位是西昌行署。农牧场的职工大部分是来自自贡市的下乡知青。

1966年3月28日,彭德怀在视察成昆线途中,不顾山高路险、烈日炎炎,登上了云雾缭绕的螺髻山。他要全面了解一下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并且看望下放在这里劳动的知青。

他询问粮食的生长情况,抚摸着一头头绵羊,称赞品种不错。但他最关心的还是知青的生活,问他们来了多久,生活上是否习惯。他看了知青的住处,摸摸床上的被子,问寒问暖,嘱咐场领导多多关心知青的劳动、学习和生活。青年们听着、看着,有人ー下子认出了彭德怀,呼啦一声,立即涌上来许多人,站在他的周围,起劲地鼓掌。

中午,农牧场食堂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场领导解释说,这些菜都是场里职工自己种的,羊肉和猪肉都是场里饲养和宰杀的。彭德怀高兴地说:“农牧场办得不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上了几个菜后,彭德怀摆手示意,不要再上了。

饭后,场领导请彭德怀一行到招待所午休,彭德怀说: “用不着休息,继续看吧。”他又到山坡上看了已成熟的小麦、胡豆、茄子、海椒,然后上车赶路。

汽车沿着山路行驶着,彭德怀坐在车后排,景希珍坐在车前排,两人在车上畅谈视察农牧场的观感。话题转到午餐上,彭德怀突然想起什么,对景希珍说:“小景,中午这餐饭菜很丰盛,虽然是农牧场‘自产自用’,但也是职工辛勤劳动的成果啊!我们不能白吃,你交了饭钱吗?”“交了,食堂还开了发票。”景希珍回答。彭德怀点点头。大概太劳累了,不一会儿就闭着眼打起瞌睡来。

当晚9时到达西昌招待所,住定之后,彭德怀叫来景希珍,说: “小景,你把农牧场食堂开的伙食费发票给我看看。”景希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发票,递到彭德怀手中。彭德怀戴上老花眼镜,看发票上的数字,发现每人只收两角钱,便着急地说:“小景,他们只收每人两角钱,太少了,很不公道!这个钱一定要补交。”他让綦魁英拿来纸张,立即给农牧场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田同志,我们今天在你场吃过饭,每人只付两角钱,实在太少,以6斤肉计,每斤7角,即四元两角;还有其他饭菜,至少十元才公道。除每人已给两角外,另补八元,请查收。任何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核算制。彭德怀三月二十八日。”然后,又吩咐景希珍将信和8元钱尽快派人带给农牧场。

景希珍要通了农牧场电话,一位场负责人说,农牧场党支部书记田兴成同志参加了行署一个会议,正巧也住在西昌招待所,信和钱可以交给他带回。景希珍向彭德怀报告后,彭德怀让景希珍请田兴成到自己房间来。彭德怀紧紧握住田兴成的手说:“田书记,你来得正好,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中午我们在农牧场食堂吃了可口的饭菜,每人只收两角钱,太少了,不公道!我算了一下,再补8元。”

田兴成早就听说彭总一贯严于律己,今天这件事更使他非常感动,他握着彭德怀的手说:“彭总,您太认真了。我们农牧场职工的伙食标准,中、晚餐都是两角,您吃的午饭和职工一视同仁,钱没少收。”彭德怀说:“不行,不对了,职工午餐能吃那么好的菜吗?显然,大大超过标准了。”田兴成说:“彭总,菜、肉都是农场的,你们难得来一次,多摘几个菜都是我们的心意啊!”彭德怀说:“田书记,菜、肉、粮食是农牧场的,那是职工们早起晚睡流汗劳动的成果,我们不能随便侵占,不能揩他们的油,否则,食堂也办不好。还是请你捎上我这封信,带上补足的8元钱,回去对场领导讲讲我这个意思,再次谢谢他们了。”田兴成还想说什么,可是咽喉感到哽塞,说不出来。

他两眼含着激动的泪花,从彭德怀手中郑重地接过了那封信与8元钱。

“不安全?工人不怕,我为什么怕?!”

1966年3月31日,彭德怀来到攀枝花,坚持要上矿山看一看。

当时整个铁矿区统称“兰尖铁矿”,由兰家火山、尖包包、朱家包包组成。朱家包包是露天矿,铁矿开采时,进行剥离放炮,平峒溜井,将矿石源源不断运出来。彭德怀兴致勃勃地走了一段路,听说铁矿竖井在山坡高处,坚持要上山看个究竟。他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来到竖井旁,俯视山下,眺望前方,对大家说:“攀钢是个好地方,布局合理,不与民争地,隐蔽,铁矿石多,山水相连。渡口市建成了,将与山城重庆媲美。”

下山后,大家边走边谈。经过一排平房时,彭德怀一脚跨进临时医务室。一位女医生见一位头发斑白的陌生老人走进来,忙站起来问:“您有什么病?哪里不好?请坐下。”彭总坐定后回答说:“不是看病的,来看看你们。你们这里什么病人多?”陪同的副指挥长李非平不便介绍,忙向医生解释说:“领导来看你们,你们把医务室的情况汇报一下。”女医生回答说:“这里生病的人不多,主要是外伤,工人的手脚弄伤了,擦破了皮,包包扎扎的事比较多。”彭德怀点点头,又问女医生是哪个公司的、哪里人、来多久了、生活习惯不习惯、安心不安心。女医生一一做了回答。彭德怀满意地对女医生说:“辛苦了。能安心就好,为攀枝花建设做贡献。医务工作很重要,建筑工人背井离乡,来这里建三线,等你们人手多了,要经常背着药箱到工地巡回医疗。”女医生十分感动。她没有想到,这位来看望她的老干部,就是当年屡立战功、赫赫有名的彭大将军。

第二天,早饭后,彭德怀参观了农场、水泥厂,又到金沙江南岸参观宝鼎山煤矿区。当时这里开了三个矿:一个太平矿,一个宝鼎矿,一个花山矿。太平矿和宝鼎矿打的是平峒。三条索道将煤运到河门口洗煤场,然后再将煤转运到攀钢炼焦厂。大家怕彭总太劳累,只领他看了有代表性的太平矿。矿山脚下施工成了一个大喇叭口,平峒从开出的喇叭口延伸到山肚内,平峒巷道是用木头支撑的,里面拉上了电灯。彭德怀走到喇叭口,看到攀枝花出煤了,既激动又感慨。他熟悉这“乌金”,因为他小时候挖过煤,深知挖煤、挑煤之苦。

作为一个老煤矿工,他对煤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希望看得细点,他要往峒内走,李非平劝他不要进去,说巷道才开不久,不安全,里面凹凸不平,不好走,万出了事故……彭德怀生气地说:“你这个人,我到这里,只听你的?!”李非平诚恳而又坚决地说:“您到这里听市委的。彭总,巷道是临时用木头支撑的,不安全。”彭德怀火了:“不安全?工人不怕,我为什么怕?!”李非平说:“您这么大岁数了,不方便,万一掉块石头下来就不好了。”彭总仍坚持要进峒,他向峒内走了一段,被同行的景参谋、綦秘书拦住,劝说了好一阵,才走出峒口。

冷静下来后,彭德怀叮嘱道:“巷道支撑不能马虎,要绝对保证工人生产安全。”在场的人都感动了,副指挥长李非平毫不含糊地回答了一声:“是!”

(摘自王春才著《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

作者简介

王春才,江苏建湖县人。先后担任成都七八四厂基建科科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办、四川省国防工办基建规划处处长,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