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在贵州的曲折发展和巨大成就

发布时间:2023-11-30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一、三线建设在贵州的开展

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基于国际形势的严峻以及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决定在西北、西南地区进行三线建设,贵州是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之一,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三线建设即在贵州启动。

根据中央的一系列指示,1964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家计委在四川西昌召开会议,对西南三线建设进行具体部署。明确贵州是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之一,并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作了初步安排。1964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作出决定,由省计委、省经委及省级有关厅局负责人组成迁建领导工作小组,设立重点建设办公室。同年10月23日至11月10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毛泽东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讨论支援三线建设的问题。随后,正式成立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

贵州地处西南地区的东南前沿,是东南沿海通向大西南纵深腹地的过渡地带,在全国三线建设中战略地位突出。贵州又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山区,交通闭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发挥贵州在西南战略大后方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在贵州部署了一批交通、能源、原材料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基地,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的重点建设。

贵州的三线建设,是以修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仅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三五”)期间,全省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就达46.26亿元,占全国三线地区同期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总额的12.8%。这一时期,贵州除要重点建设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外,列入计划的民用重点项目也有92项。1964年10月9日,冶金工业部正式决定将大连钢铁厂的两座50吨电炉和本溪钢铁厂的两台锻锤搬迁到贵阳钢铁厂。14日,搬迁工作开始进行,迈开了企业搬迁的第一步。12月,农业机械部决定,将天津拖拉机厂工具厂车间、机修车间部分设备迁入贵州农具厂,组成贵州农机工具厂;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决定,将哈尔滨轴承厂和上海微型轴承厂的部分设备、人员迁入贵州安顺,筹建贵州第三轴承厂(安顺仪表轴承厂);上海第二电表厂、上海电表厂及上海华球电表厂部分设备、人员迁至贵阳,建立西南电表公司。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已有7000多名地质、设计和施工人员到达六盘水地区,与省内各煤矿抽调的1000多名职工以及新招收的1万多名职工一起,开始了煤炭基地的建设。川黔铁路、滇黔(贵昆)铁路的建设也开始抓紧进行。

1965年1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和第四机械工业部相继在贵州建立了办事处或筹备处;煤炭工业部西南煤矿建设指部也同时在贵州六枝成立,并随即成立了六枝、盘县、水城3个矿区指挥部。

贵州的“三线”建设重点是铁路建设、煤炭基地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建设、重点工业部门的建设等方面。

铁路建设。交通闭塞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由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使得曾经开始动工修建的川黔、贵昆、湘黔三条铁路干线相继停工。加强贵州的铁路交通建设,既是改变贵州落后面貌的关键措施,也是三线建设的战略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贵州把铁路、电力建设放在首位,抓紧川黔铁路的配套收尾,集中力量建设滇黔线,同时加紧湘黔线的勘探设计,并决定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设在安顺,由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和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诚任正副指挥。1964年8月,决定迅速修建川黔铁路、贵昆铁路和联接四川与云南的成昆铁路。同年9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主持,组成了有铁道兵、铁道部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人参加的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下设工地指挥部、技术委员会和地方支援铁路修建委员会。工地指挥部具体部署了先取川黔再取贵昆、然后会战成昆的施工计划。随后,从全国各地调集的铁道兵和铁道、煤炭、冶金等系统的施工队伍,连同当地民兵组成筑路大军,开始恢复川黔、贵昆铁路的建设。1965年川黔铁路建成通车。

1966年贵昆铁路建成通车。1972年湘黔铁路建成通车。3条铁路干线相继建成通车,使川、黔、滇三省铁路联成一体,改变了贵州交通运输落后的状况,为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强工业、国防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煤炭基地建设。1964年,根据三线建设战略部署,国家确定大规模开发六盘水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任务是为了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相互配套并满足西南三线建设的需求。

“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包括六枝、盘县、水城,总面积1万平方公里。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达150亿吨 ,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30.7%。1965 年1 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成立。随后相继成立了六枝、盘县、水城3个矿区指挥部,组建了水城煤矿设计院。基地建设采取了大会战的形式,所有矿井和矿区、厂区的建设,均实行老区带新区的办法,即煤矿老区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以及部分施工设施成建制地调往新区,从建设到生产一包到底。根据煤炭工业部《关于抽调施工、地质、设计等力量支援西南煤矿建设的指示》,先后被抽调到贵州的施工单位有:黑龙江鹤岗煤建公司、辽宁阜新清可门工程处、四川煤矿基建公司、北京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山西建筑公司、华东煤矿工业公司(基建二、六、八处)、山东煤矿基建局、平顶山基建公司群英队、双鸭山矿务局红火箭队;地勘单位有:吉林112队、中南129队、广东152队、云南198队、京西勘探队、河北峰峰水文队、山西煤田地质制图室;设计单位有:武汉煤矿设计研究院、重庆煤矿设计研究院;制造单位有:徐州煤矿机械制造厂、杜集机械厂、抚顺矿灯厂、抚顺火药厂等。

1965年,建设者们如期完成了兴建六枝煤矿、修建六枝地宗轻便铁路、修建六枝车站至地宗筛分厂的大铁路和隧道以及新建地宗筛分厂的任务。水城矿区也于10月开始复工续建汪家寨平硐和开工兴建老鹰山竖井、汪家寨斜井。

1966年,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进入高潮,大小会战在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展开,会战中,广大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日夜奋战,创下了老鹰山竖井创月进105米、汪家寨斜井创月进220米、大用平硐创月进360米等全国纪录。

196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日趋严重,使六盘水煤矿基地的建设一度陷于停顿、瘫痪状态。直到1969 年4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表关于要求以大局为重,以三线建设为重,全力以赴,保证1970年7月渡口钢铁厂出铁的讲话以后,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建设才有了转机。1970年4 月24日,水城矿区从野马寨车站开出第一列煤车,驶往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标志着六盘水煤矿基地开始发挥与攀钢配套作用。到1978年,六盘水煤炭基地已初具规模。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8年的14年中,六盘水煤炭基地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6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0.27亿元;开工建设矿井23对,设计能力1210万吨;交付生产矿井21对,设计能力1000 万吨;建成洗煤厂4座,入洗原煤能力470万吨。与此同时,还建成了一系列矿区配套工程。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煤炭工业的落后面貌。1978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669万吨,比1965年增长4.8倍。

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是贵州三线建设的重点,主要内容是建设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工业基地。此外,还有兵器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空军后勤部分别安排的部分建设项目。

航空工业基地建设。根据三线建设的总体安排,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前身)按照“小规模、专业化、大协作”的原则和“先建缺门短线的辅机工厂,后建主机厂;先发动机,后飞机;先品种,后数量;一套套、一片片分批分期建设的步骤,确定在贵州安顺地区兴建一套歼击机工厂,建成一个航空工业基地,即011基地。1964年11月,第三机械工业部从北京、上海、天津、保定、西安、成都等地抽调191人组成先遣组到贵州,开始航空工业基地的筹建工作。1965年2月,在贵州正式设立了办事处。从1965年起,全国16个省、市的35个对口分迁、包建、援建基地建设的一、二线航空工厂,共组织了1万多名优秀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奔赴贵州,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这一年,先后有34个企业、12个辅助项目上马。先期分迁到贵州的贵阳电机厂、华阳电工厂、天义电工厂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目标。到1969年,航空工业基地已有18个企业建成投产。1970年5月,基地成功地进行了首台涡喷-7发动机总装试车。同年9月,第一架歼6Ⅲ型飞机首飞告捷。1974年试制成功歼6原型飞机,1975年研制出开6甲全天候歼击机,到1978年底,已生产数百架飞机、数百台航空发动机、近百发空空导弹以及数百万台、套、件机载产品。

航空工业基地建没。航天工业基地是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前身)按照“型号为纲、地区配套”的原则,确定在贵州遵义地区新建导弹、火箭的研究、设计、生产基地,即061基地。1964年9月,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统一组织的国防工业第六路踏勘小组开始在贵州黔北地区踏勘选点。1965年3月,由七机部二院和上海机电二局派出的首批人员到达遵义,开始筹建工作,经过进一步踏勘选点和调整,选定了各个项目的建设地址。同年8月,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了基地建设布局方案。1966年初,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加速黔北基地的报告》,批准了工程建设规模和工程指挥部的组成,作出了工程由“两部”(七机部、建工部)、“两地”(上海市、贵州省)负责包建的决策,明确了两部两地的主要任务和分工,并将整个工程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随后,各厂的筹建班子很快建立并进入基地,来自北京、上海、西安、沈阳等市的筹建人员和河北、四川、福建等省的施工、勘探、设计人员,汇成一支2万多人的建设大军,全面展开了航天工业基地的建设。但从1967年起,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导致的全面混乱,基地建设受到很大干扰。直到1970年3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对工程实行军事管制以后(1973年结束),一度放慢的建设步伐才得以加快,当年就有14个工厂先后建成投产。12月,首批导弹试生产成功并交付部队。基地初步建成投产以后,为了实现科研、生产的配套,建成“又生产又科研,以生产为主的综合基地”,基地提出了“全面跃进,突出地面,补缺漏,力争配套”的方针,于1971年底基本建成了初具规模、航天产品完整配套的生产体系,并生产出首批地面装备和车辆,开始进行新型号产品的研究设计。到1978年止,已先后进行了多个型号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多种型号产品的配套研制与批量生产,取得了一批预先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等成果,基本上形成了航天产品型号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工艺配套、批量生产的格局。

电子工业基地建设。在建设航空、航天工业基地的同时,第四机械工业部根据三线建设的要求,确定在贵州建设一个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基地,即083基地。1964年9月至11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参加国务院国防工办组织的国防工业第十踏勘组,到贵州进行了实地踏勘,提出了围绕凯里、都匀两地集中建设国防电子工业基地的初步设想。1965年2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在贵州设立了基本建设筹备处,并对电子工业厂址进行复勘定点。同年9月,成立了有地方有关领导人参加的083工程指挥部。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第四机械工业部和有关省、市确定了一批大、中型电子企、事业单位以搬迁、包建等方式支援贵州。由于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基地的基本建设进展很快,1965年就有南丰机械厂、凯旋机械厂和西南雷达技术研究所相继开工。南丰机械厂的建设仅用了1年的时间,1966年就生产出了当时国内较先进的中型电子计算机。从1967年起,受“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基地建设速度放慢。为了保证基地建设,继1969年对基地实行军事管制以后,又于1970年派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援基地建设。1969年至1971年间,基地又有414医院、418医院、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4010库、083基地通讯总站等先后动工建设。到1972年,贵州国防工业科技工业三大基地的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基本建成,投产的生产企业已达74个。在继续进行基本建设中,基地还先后试制、生产了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军用电合等产品和一大批元器件。1977年,基地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数字控制试验卫星地面站,为国内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三线建设中,相应地进行了电力、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工业部门的建设,形成了贵州工业化的基础。

二、三线建设在动乱中的曲折发展

由于三线建设大部分时间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在十年动乱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一)“文化大革命”对贵州三线建设的冲击和影响

1966年,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建设队伍扩大到近10万人,有50万吨生产建设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到了基地,加上1965 年复工和开工的矿井,建设规模已达1000万吨。铁路建设方面,一级干线滇黔(贵昆)铁路经过18个月的紧张施工,在这一年的3月4日于水城西站以西接轨,并于10月1日全线交付营运。除此之外,其他部门的一些建设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下半年,贵州的三线建设开始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影响了一些项目的施工,但全年仍完成了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保持了1965年的水平。

从1967年起,“文化大革命”愈演愈烈,动乱加剧,贵州的三线建设受到很大干扰。这一年,由于各级领导机构被造反派“夺权”,全国上下开始一片混乱,规模越来越大的“大串联”,加剧了铁路运输的紧张局面,武斗事件和各行各业停产“闹革命”,给企业搬迁和项目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三线建设所需物资严重短缺,一些建设项目所急需的材料和设备,不得不采取“军运”的办法来保证,这种状态一直延缓到1969年。1967年到1969年3年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一共只完成12.06亿元。在这3年中,每年都有一些项目不能按计划搬迁或完工,一些在建项目也都大大放慢了施工进度,不少重要工程被迫停工。

1969年底和1970年初,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对○八三、○一一、○六一三大工程指挥部相继实行军事管制(到1973 年结束),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派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援三线工程基本建设,迅速稳定了局势,建设才得以恢复。

从1970年到1972年间,受极“左”思想的主导,按所谓“大军工计划”,贵州作为全国十个地区之一,三年要建立起武器装备配套和能各自独立作战的国防军事生产能力。然而,当时日益恶化的国民经济根本无力支撑摊子越铺越大,规模急剧扩大的国防军事工业建设,使贵州三线建设面临困难局面。

(二)三线建设的曲折发展

1970年,国家提出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四五计划”)期间,要狠抓备战,集中力量建设战略后方,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色、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总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线建设的继续开展。

1971年9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调整建设步伐,明确三线建设不再铺新摊子。不久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三线建设又较为顺利发展,因此,1971年前后,贵州三线建设出现了第二个高潮,除了继续进行搬迁企业的工作外,重点是续建和改建、扩建国防科技工业、煤炭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的大中型项目以及进行铁路建设。1971年,是贵州三线建设中安排基本建设投资最多、新增生产能力最多的一年。全省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6.35亿元,超计划11.9%,比上年实际增长32.6%。1972年,国家针对经济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粮食销量、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三个突破”的问题,对年度计划的安排进行了调整,强调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三线建设的地位开始改变,建设规模转向收缩。但是,由于贵州的建设项目已全面铺开,客观上还无法进行很快的收缩。到年底,全省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1.48亿元,超计划12.5%。

1973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额比上年实际减少了33.7%,中央有关部门也开始撤走建设人员。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和建设人员的减少,全省绝大多数在建项目被迫作了调整,有的削减了单项工程,有的缩小了建设规模,有的确定延长建设工期。这一年,全省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54亿元,比上年实际减少34.3%,1974年,全省基本建设规模继续收缩,有9个在建项目被列为停建或缓建项目,已列入“ 三五”计划和“ 四五”(1971-1975 年)计划而未动工的建设项目,也都被压缩不再开工。全省全年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只有5.45亿元,其中中央直属项目完成3.58亿元,占65.7%。1975年各部门进行整顿,生产建设情况有所好转,但全省实际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只有6.85亿元。1976年,全省安排的34项大中型项目都是继续扫尾工程。全年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2亿元,其中中央直属项目完成3.89亿元,占64.6%。

这一时期,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严重冲击,不少科技人员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坚守岗位,坚持科学研究,仍然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贵州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三线建设在贵州历经了十多年时间,所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为贵州的大开发奠定了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客观的一些因素,也存在规划不科学,项目的布局有盲目性等问题。

(一)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

贵州的三线建设于1978年基本结束。三线建设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贵州建设史上是空前的。虽然三线建设的大部分时间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受到全局性的“左”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干扰破坏,但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以及贵州各级党政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主要的建设任务,取得了很大成就,使贵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据1964年至1976年的统计,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8.93亿元。其中,中央直属项目完成 76.37亿元,占72.2%,地方项目完成22.56亿元,占22.8%。13年中,全省新增固定资产54.24 亿元,相当于1950年至1963年贵州新增固定资产的3.49倍。这一时期的建设主要是生产性建设,13年中全省完成的生产性建设投资为87.36亿元,占总投资的88.3%;完成非生产性建设投资11.57亿元,占总投资11.7%。基本建设任务完成得最多的是工业部门(主要是重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主要是铁路建设)。在13年内累计完成的基本建设总投资中,铁路建设占18.1%,国防科技工业占17.5%,煤炭工业占14.7%,电力工业占8.9% ,冶金工业占9.7%,机械电子工业占4.8%,化学工业占7.5%,建筑材料工业占1.9%。经过三线建设,使贵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1978年与1965年相比,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由 24.42亿元增加到46.62亿元,增长90.9%;国民收入总额由22.01亿元增加到41.62亿元,增长89.1%;地方财政收入由3.35亿元增加到6.26亿元,增长86.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65年的62.4%下降为1978年的41.7%,下降2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3.1%上升到40.4%,上升1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4.5%上升到17.9%,上升3.4个百分点。

三线建设使贵州增加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改变了全省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的内部结构,工业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工业基础落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到1976年底,全省工业企业已有6798个,比1965年增加 81.1%,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有1834个,增加19.3%,所增加的多数是大、中型企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达57.9亿元,比1965年增加5.54倍,职工达46.72万人,比1965年增加2.56倍。由于建设项目是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两侧展开的,因而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已成为省内重要的工业中心。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国防科技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民用机械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成为优势门。国防科技工业的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到1976年,在全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中,煤炭工业占18.2%,电力工业占11.3%,冶金工业占12.4%,机械电子工业占40.1%,化学工业占8.4%。这十多年,除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形成从科研、设计到试制,从毛坯加工、基础件加工、零部件加工到产品总装,从元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从产品生产到工、夹、量、模具制造及机床修理、产品包装的综合生产能力外,其他部门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线建设期间,川黔铁路、贵昆铁路、湘黔铁路三条干线相继建成通车,同时建成了湖林、开阳、水大等铁路支线,加上原已建成通车的黔桂铁路,到1976年,省境内铁路干线、支线通车里程已达1365公里,每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通车里程已达到77.5公里,路网密度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此外,一些厂矿还建成铁路专用线共123条,总长265公里。铁路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较大地改变了贵州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加强了贵州与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联系,有利于贵州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而且使贵阳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的铁路运输枢纽,从而提高了贵州在西南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对于促进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繁荣和各方面的交流,对于巩固西南边陲、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三线建设中,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设备,迅速拓宽了贵州的科学技术领域,大大增强了全省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经过三线建设,贵州的科学技术队伍已发展为包括中央各部属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内的“五路大军”,这是开创贵州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贵州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线建设还给贵州城镇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了适应三线建设的需要,1966年恢复了安顺、都匀市的建制。随着新建铁路干线的通车、工业布局的展开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原有的一些城镇焕发了青春,增强了经济实力,同时还迅速形成了新的城市和一大批功能不同、各具特色的工矿区,使之逐步成为一定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六盘水设为贵州的第二个省辖市。到1978年末,贵州的建制市已增加到5个,城镇人口增至323.97万,比1965年末增长43.6%,城镇人口已占全省总人口的12.1%。

贵州人民为支援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贵州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全力以赴,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布局,1965年4月21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办理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征拨手续的通知”,征拨有关地区的土地给国防工业企事业建设单位使用,保证三线建设的用地需要。同年5月,贵州省委成立省委军工领导小组和省委国防工业办公室,负责全省国防工业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6月,贵州省政府决定将部分地方企业单位的厂址、厂房划给国防企业使用,以支持三线建设快速开工。同时,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还布置计划、物资等部门安排落实,为畅通基建材料提供保障。贵州各地方党委、政府与三线建设单位亲如一家,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打仗一样,组织当地群众浩浩荡荡开进工地参加三线建设,帮助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湘黔铁路作为党中央大三线战略的重要工程,1970年开始大规模建设。贵州湖南两省共动员了80万民兵进行会战,1970年9月起,贵州相关各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父送子、妻送郎,成千上万基干民兵队伍开赴湘黔铁路建设大会战的动人场景,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参战的民兵们历时两年,在条件差、待遇低的工作环境下,顶烈日、冒酷暑、战风雪、斗淫雨,硬是用肩挑、背扛、手拉,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作风、朴实的干劲,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上百名贵州民兵牺牲在了会战的战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们表现出来的那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那种勇于奉献、忘我劳动的精神。三线建设项目一般都摆在远离大城市的环境艰苦、交通不便的山区。而参加三线建设的干部群众,大多数都是来自生活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广大建设者胸怀对祖国的忠诚,心系国家民族的安危,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接到参加三线建设的调令后,短短几天时间,草草安排好家事,就告别亲人踏上了征程。到达目的地后,施工区既无住房又不通公路,不通水电。开始阶段,吃的是干咸菜,住帐篷、席棚或租用民房,有的干脆住在山洞里,以后又自己动手修建“干打垒”(用石料和泥土为墙的简易住房),生产上创“高标准”,生活上则自觉承受“低标准”而毫无怨言。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生活着,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工业建设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三线精神”。“三线精神”凝聚了三线人在三线建设中高度发扬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它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是十分珍贵的。尽管今天的环境和条件在许多方面与当年不同了,但是,这种精神却是永恒的,需要更加发扬光大。

(二)贵州三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三线建设主要是立足于战备需要进行的。为了应对即将发生的战争,就要抢时间、争速度,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三线建设就来不及进行周密、综合、科学的规划,许多项目的布点和建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

第一,投资过分地向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倾斜。没有相应的把农业和轻工业搞上去,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形成“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的现象。此外,过分强调“先生产,后生活”,三线建设非生产性投资很少,城市公用设施和住宅建设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致使许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职工住宅条件恶劣,生活十分不便。这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又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第二,由于当时的形势,对三线建设的进程要求过快、过急,计划不周,对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项目仓促上马,不能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工程建设是“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有的项目在定点时未经周密的地质勘探和自然资源、生产环境的可行性研究,盲目定点;有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盲目施工;有的项目施工忽视工程质量。因此留下了一些后遗症,造成了一些浪费和损失。

第三,在厂址选择上片面强调“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工业布点过于分散、隐蔽,企业为了在山沟里独立生存,不得不搞“小而全”“大而全”,尽可能做到配套成龙,一个企业一个社会,无城镇依托,形成“工厂办社会”的状况,企业负担沉重,对城市化进程推动不大,加之选点不当,环境恶劣,不少工厂后来被迫搬迁重建,造成较大损失。

第四,国防工业和为军工配套服务的民用工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隔绝,加之军工企业产品单一,设备专用,分工过细,在军品减少或型号取消的情况下,转型难度很大,因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均受到制约。

贵州的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特定的方式,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的一次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践证明,党中央当初作出的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正确的,虽然其中有十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广大干部、科研人员、工人的艰辛劳动,奋发有为,排除干扰,在曲折发展中,仍取得一定进展。贵州的三线建设,成绩是主要的,它是贵州有史以来经济建设的一次大开发、大发展。三线建设所形成的巨大的物质技术力量,对贵州生产力资源的开发、增强贵州的经济实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为贵州在新历史时期打破封闭、扩大开放等,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贵州三线建设的潜力和优势逐步得到发挥,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覃爱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