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评价三线建设意义重大

发布时间:2023-11-17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武力 王蕾

最近几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股以否定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就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通过否定党和共和国的历史成就,来动摇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进一步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没有硝烟战争的严重性,积极应对,甚至主动出击,用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方法,来解疑释惑,正本清源,还历史真面目,以达到教育人民、资政护国的目的。今年是中共中央制定三线建设决策50 周年,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5周年。因此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也自然成为人们重新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里想就这个热点问题,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一、澄清迷雾、正确评价三线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 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学习历史,就需要有可资借鉴的历史教科书,而好的历史教科书,一定是在真实完整史实基础上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给予正确的评价,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而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尤其是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三线建设是一个不能回避、必须给予正确评价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三线建设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举措。由于鲜明的特定时代特点,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三线建设的评价看法各异,充斥着各种观点,其中有些以偏概全、歪曲丑化这段历史,有些不做科学分析,盲目赞美,历史虚无主义和“今不如昔”的调子并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正确认识历史,是为了正确把握今天、设计明天的重要环节,是为了更好前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就必须澄清浑水,驱散迷雾,对三线建设进行态度鲜明的评价,宏观地、历史地、科学地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建设,是三线建设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三线建设的来龙去脉和得失

在分析三线建设的得失之前,必须首先厘清 “三线”和“三线建设”这两个历史概念。所谓“三线”,指的是1964 年至1978 年那个特殊年代根据 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由中国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 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一线地区包括处于沿海和 边疆的省区,三线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 个省区及山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13 个省区。西南、西北地区俗称为“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地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二线地区指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的中间地带。所谓“三线建设”,是指 1964 年中共中央针对严峻国际形势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亲自视察部署下,在三线地区进行的以建设国防工业为主导的大规模工业和交通建设。三线建设历时 15年,共投资2052 亿元。1983 年开始,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又对全国三线企业进行了历时23 年的调整改造,使之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

三线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国家动员上千万工人、解放军、干部、科技人员在西部地区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约2000 个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包括攀枝花、六盘水、酒泉等钢铁、煤炭基地,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湘黔、襄渝、青藏(西格段)等重要铁路干线,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重庆常规武器制造基地,贵州、陕西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基地,葛洲坝、刘家峡水电枢纽等,至今仍然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的支柱。三线建设所涉及的地区从一个个不毛之地的艰苦环境中建成中国西部的一个个生产基地,大大改变了我国工业的整体布局。当然,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失误和偏差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毋庸讳言。决策者在指导思想上确实存在对战争估计过于严重的偏差,三线建设上马仓促,工程的选址、规模等前期决策工作不够科学合理。在遭遇“文化大革命”时,片面追求政治目标,忽视规律,进程过快、过急,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严重事故。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共中央认为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有可能的。1983 年,中央财经小组和国务院作出了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1999年,中共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以后,三线企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各种方式的改组变革。三线建设虽然结束了,但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基础设施、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校等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三线建设中的大型机械制造和军工企业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线建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经济和国防建设,是在战后两次局部热战都威胁到中国安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中国与苏联、印度也发生武装冲突的环境下开展的,因此它没有将投资的经济效益和机会成本放在第一位,投资结构和布局以及施工方式也显得仓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的投资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国防费用和成本。同时,这种主要出于备战和国家安全的投资在客观上又兼顾了缓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为经济落后的内地偏僻地区带来了现代工业的技术、人才以及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为什么对三线建设的评价莫衷一是

对于三线建设的评价莫衷一是,其中基本否定或认为得不偿失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主要目的搞的,花了这么多钱,既然大规模战争没有打,说明当时决策有误;二是从经济的角度看,在当时资金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投资的机会成本很高,将那么多资金用于基础条件极差的三线地区和国防工业,远不如当时用于沿海地区和民用工业的经济效益高。

上述两种观点的形成是有其客观环境的。这就是1978 年以后,一是世界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党也转变了对形势的估计,认为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二是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一方面资金短缺,对资金运用的机会成本和效益看得很重;另一方面,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时期,还需要国家投入很大的资金来保证搬迁和转产。此外,80年代实施的“两个大局”设想、优先发展条件好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对三线建设所体现的区域均衡发展思想提出了质疑。正是由于上述三个客观原因,使得自80 年代以来对三线建设的评价莫衷一是,基本否定的声音不小。

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只想简单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三线建设。我们认为,对于三线建设的评价,一定要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第一,不能就经济论经济,就战争论战争,而应放在20世纪60 年代特定的国际环境中看待。60 年代的国际环境对中国而言充满了威胁。从世界局势来看,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事件不断,美国在越南的战争不断扩大,苏联又发动对捷克斯洛伐克武装入侵。从国家间关系来看,在新疆塔城事件、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紧张;越战的升级和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中美关系紧张;中印边境武装冲突使得中印关系趋于紧张。在当时的决策者看来,战争是否爆发和爆发的时间规模无法肯定地预料,有准备比无准备要好,准备多一些比少一些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对敌人的估计不足上,也不能完全用今天的国际形势和认识来断言昨天的判断。有材料证明,毛泽东作出三线建设决策时,正在研究苏联卫国战争工业过于集中、主要交通枢纽和港口码头过于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等教训。毛泽东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些见解,认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危险,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战争。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沿海搞那么大,打起仗来是不行的,必须把三线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搞起来,这样军事工业才有基础。

二要从开始三线建设时内地工业基础极端薄弱的客观情况来看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形势,选择了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改变落后农业国面貌的工业化战略。在战略实施中,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由于历史因素形成的发展差异,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较大差异成为了一个阻碍。三线建设的上马,确实是以备战为中心的,但也有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改变我国经济布局、开发落后地区资源的长远考虑。同时,“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根据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充实的,力图利用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调动资源的能力,重点开发建设内陆地区。三线建设开始后,新建项目向三线地区集中,国家还将一批工厂、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向内地进行了搬迁。三线建设在中国西北、西南掀起一轮工业建设的高潮,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工业建设的一次战略性大转移,这对于改变我国旧有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促进内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有巨大影响的。

四、我们应该从三线建设继承什么

三线建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三线建设中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和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长达15 年的三线建设形成了宝贵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的内涵之一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三线建设布局的企业,根据毛泽东的思想,要使三线建设的企业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就要远离大中城市、分散布点,做到即使在打核战争的情况下,这些工厂和科研单位也打不烂、炸不垮,能继续坚持生产和科研、支援前线。战备和保密的需要,使得当时的三线企业都要“依山傍水扎大营”,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来自祖国大江南北,数百万的工人、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等建设者们响应号召,打起背包,背井离乡,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上千座工矿、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三线建设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三线精神”的内涵之二是创业精神。在三线建设中,创业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力更生。三线企业是在西方强权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封锁、经济禁运和军事扼杀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深入开发西部资源、改变我国工业不均衡的布局,因此必须依靠自力更生的钻研精神。为了克服困难,获得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打牢物质技术基础,不断积累自身经验。文化精神的内涵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升华。正是精神力量的感召,三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重大建设任务,甚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当前,深入研究和阐释“三线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时代意义,宣传和弘扬其积极精神,从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有益精神力量,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能产生的浮躁思想和短视行为,鼓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具有长期的重要指导意义。这充分说明,历史虽已远去,但是,党史、国史研究在今天树立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发掘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性。

五、从三线建设评价看当代史研究的立场和方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关于三线建设评价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有意或无意地贬低甚至丑化三线建设现象来看,我们可以从如何以正确的立场、方法来研究三线建设来寻找规律、总结经验。

第一,通过如何评价三线建设,看到在努力探索历史真相、客观评价事实的前提下,仍然有一个史学研究的立场问题。例如三线建设直接涉及中国的国家统一和安全问题,换句话说,关系到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如果我们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站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善区域经济布局的立场上去看,就不会以偏概全,横加指责,只见问题和缺点,而看不到国家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战略。同样的,如果我们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研究问题,站在那一代为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和职工的立场上去研究问题,就会感到历史研究的责任,感到为人民说话的责任,就会有强烈的代表人民群众书写历史和建立话语权的责任感,这一点是我们下去调研,直接与三线地区干部个人接触后的最大感受。他们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来到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的地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无怨无悔,我们有什么理由忘记他们?

第二,评价历史事件,应该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即将历史事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去评价。例如对三线建设,就应该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如果我们关注到中央决策三线建设时的国际环境—越南战争升级、中印边境紧张、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构筑了“马尼拉条约”和“巴格达条约”对中国实行包围,就不会仅从投资的经济效益来评价三线建设了。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对三线建设的评价,就是因为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仅仅从投资的机会成本来计算,从后来大规模战争没有爆发的结果来判断三线建设的得失,认为三线建设得不偿失,这显然有悖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其结论也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第三,我们研究历史、传播历史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必须明确无误。最近这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传播成为社会科学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 容,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成 为持续热点。那些试图通过“历史虚无主义”故意 歪曲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人目的明确,就是要瓦解 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而否定 “四项基本原则”。除此之外,我们的史学队伍中,尤其是近现代史学队伍中,也存在着对史学功能 和目的认识不清的问题,看不到史学的“资政育 人”、增进民族正能量、提高中国软实力的功能,从 而在“历史虚无主义”和国内外“西化”“自由化”的 攻击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甚至被其打败俘 虏。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必须加强对史学工作者 这方面的教育,始终明确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不断增进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四,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给后世留下的遗产,不仅有有形资产,还有无形资产,或称其为精神遗产。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灿烂文化,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中最具现代化、最先进的组成部分。而 这个文化的形成,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今天,我们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距中国梦实现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过,但是,毋庸讳言,我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遇到的道德滑坡、失去信仰、失去理论自信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腐败问题严重就是一个例子。在对外方面,我们的软实力与我们的硬实力相比,也显然处于差距甚大的状态。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有可能功亏一篑,在距离登顶的一步之遥时止步不前,甚至滑落,从而真的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充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品质和传统,而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93 年历史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最值得发掘、继承和弘扬。从三线建设来看,其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集体主义”“为国奉献”的精神,有助于我们今天确立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事例,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示范作用,提高其传播效果。

总之,对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不仅说明了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重要性,也说明只有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才能坚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实现中国梦。

 

作者简介

武力,男,生于1956 年,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蕾,女,1978 年生于江西南昌,籍贯安徽,研究生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现为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