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文化的高度

发布时间:2015-08-18 来源: 阅读次数:

文化的高度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大抵可以理解为文化的成就和文化的影响力。

每个人对文化的成就和影响力的认识与评价不一,对文化高度的看法也就差异甚大。但我们可以从普遍的一些现象梳理出问题来讨论。

攀枝花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不丰厚,似乎是不看好攀枝花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中国版图上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灿如星辰,黄河流域、中原大地有许多城市都比上海的历史悠久,其文化的积淀也不可谓不丰厚,但他们的现实文化地位和文化影响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攀枝花缺少标志性的文化成就和文化代表人物,似乎也是不看好攀枝花文化的原因,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产生过阶段性、标志性文化成就和文化人物的城市和地区数不胜数,还不包括西门庆故里之类的文学演绎,而我们在景仰和致敬这些文化成就和文化人物的同时,是否也同步提升那些城市和地区的心理文化定位?

城市的文化高度取决于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在城市管理者的施政理念和治理能力上,更反映在市民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发展能力上。

攀枝花建设从一开始就直接由国家最高层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实施行政、经济、科技、人事资源的配置,代表着国家当时的建设发展理念和能力;攀枝花开发建设者是在国家利益的旗帜下从四面八方汇聚在金沙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中,代表着那一代中国人的崇高志向,是一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时代正能量。攀枝花承载着共和国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横空出世在横断山脉的莽莽高原,为大西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的生产推动力,以新型城市的张力改变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朱基说攀枝花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成果,对攀枝花实践进行了精辟概括。

攀枝花的城市化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市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居于全省前列,城市文明指数在区域性城市中领先,我市被列为全省首批创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较高,城市经济对周边地区的拉动和影响力增强了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攀枝花拥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352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城市图书馆和社区书屋让市民的阅读方便自在;遍及城乡的数百个阅报栏(墙),成为城乡百姓交流议论时事的聚会处;4家城市电影院21张银幕为市民提供了约2000个同时观影的座位,年均观影人次居于全省市州前列,市县财政还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向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公益放映6000多场电影,60余场次文化演出;通过有线、无线和卫星直播设施实现了电视信号全覆盖,市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超80%,超省平均覆盖率30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实现了双向化数字化改造,在提供两百多套标清、高清电视节目的同时,还实现了互联网宽带数据服务;广播村村响满足了农民朋友在田间劳作就能获取信息的愿望;城市文化馆和社区、乡村的文化活动室一年四季吸引着快乐的人们徜徉在艺术的世界。

从城市的建设管理到市民所拥有的公共文化氛围来看,在区域性城市群中,无疑攀枝花已经站在与城市同步发展的文化高度上了,对此,我们应该自信。(作者:罗毅,攀枝花人)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